众所周知,FDA是全球最权威的食药监机构,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极其巨大的影响。多年来,FDA坚持严格的检测和评估体系,建立了全球通行的信誉和专业水准,深得专家和广大民众的信赖。在食品、药品领域,FDA认证成为世界食品、药品的最高检测标准,各国政府也纷纷采用FDA的标准监控其本国产品的安全。FDA也因此成为全球食品药品消费者心中的金刚盾牌。
近年来,仿制药风生水起,其产品标准同样应该恪守FDA的相关标准,才能够充分保证产品疗效和消费者权益。
FDA(图片来自网络)
FDA对片剂和胶囊剂物理性状的要求
仿制药片剂和胶囊剂要求与原研制剂具有相同的药学和治疗效果。物理性状上的差异(如片剂和胶囊剂的大小和形状,片剂的刻痕等)可能影响病人的依从性和治疗方法的可接受性,甚至可能引起医疗失误。
2013年12月,FDA发布了指南《Size,Shape, and Other Physical Attributes of Generic Tablets and Capsules》,对仿制药片剂和胶囊剂的尺寸、形状和其它物理性状的要求进行了规定。
从药品的可吞咽性和病人的依从性两个角度考虑,FDA推荐的仿制药片剂和胶囊剂应该与原研药具有相似的尺寸。具体如下:
1)如果原研药最大端的尺寸不大于17mm,则仿制药任何一端的尺寸都不能大于原研药20%(由此产生的最大尺寸不能超过17mm),仿制药的体积不能超出原研药的40%。
2)如果原研药最大端的尺寸超过17mm,仿制药在任何维度的尺寸和体积不能大于原研药。
3)对于最大端尺寸不大于8mm的产品来说比较灵活,但是也要求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相似的尺寸。
4)对于胶囊剂,当原研药的尺寸不大于3号胶囊时,仿制药可以扩大一个尺寸规格。当原研药的尺寸不小于2号胶囊时,如果仿制药扩大一个尺寸规格,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其合理性。只有当胶囊剂的尺寸小于00号时,这些推荐才适用。
因此,FDA建议仿制药生产商在开发QTPP(目标产品质量概况)时应充分考虑产品的物理性状。
FDA对片剂刻痕的相关规定
1995年11月,FDA发布了《Scoring Configuration ofGeneric Drug
Products》,介绍了FDA关于仿制药申报中涉及的片剂刻痕的管理要求;2011年8月,FDA发布了《TabletScoring: Nomenclature, Labeling and Data for evaluation》,对于仿制药片剂刻痕问题,从命名、标示和数据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。
FDA对药品均有明确规定(图片来自网络)
片剂的刻痕是片剂表面的一条凹线,可以帮助将片剂分割开或将高剂量调整为低剂量。仿制药片剂应该和原研药一样,保持片剂刻痕的一致性,也就是说:
如果原研药具有刻痕特征,仿制药产品应该具有刻痕特征,来获得和原研药品相同的分割剂量的等效作用;如果原研药没有刻痕,仿制药不应该具有刻痕特征。
刻痕片剂的一部分应该和完整片剂一样满足制剂含量、重量、崩解时限、溶出度等测试要求。同时,刻痕片剂还有较为严格的检测标准:如果存放在标准的高密度聚乙烯瓶(加盖但不密封)条件下,在温度为25±2℃,湿度为65±5%,存放90天应稳定。
综上所述,片剂和胶囊剂仿制药要求与原研药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,仿制药片剂和胶囊剂在开发和设计时,必须充分考虑大小、形状、片剂的刻痕和包衣等物理性状,以最大程度地方便病人。
针对欧盟和加拿大市场,做仿制药,一般有外观相似的要求,对于片重、片形外观、颜色均要求与原研药类似,但并非强制要求,而主要是基于市场的考虑。而在美国,美国商标法不允许仿制药和原研药的外观完全相同,两者看上去要有所区别,即要保证颜色、外观至少有一样与原研药有所区别。如果仿制药与原研药在外观上完全一样,则存在法律风险。2015年,阿斯利康以仿制药在外观和颜色上与“耐信”过于相似为由,向法院起诉印度仿制药企业Dr.Reddy。
“专业态度”方能成就高质量产品
在全球普遍采用FDA相关标准的前提下,老挝的仿制药企也应以专业态度和精神,无论从外观还是疗效,均严格遵守FDA对仿制药的各项要求和标准,进行产品的研发与生产,以确保药品疗效和患者认可度。
专业态度成就“好药”
高标准生产厂房
近年来,老挝医药投资热潮涌动,鱼龙混杂。老挝业内人士呼吁,任何药品的研发、生产以及检测,都应该本着严肃、认真的科学精神和专业态度开展,容不得任何“伪专业、伪科学”的行为。
医药是特殊商品,关乎人的健康乃至生死。所有药商,不仅要心存敬畏,更应该具备专业的态度和知识,才能保证药品的质量与治疗效果,持续为患者提供安全、有效和经济可负担的用药方案。
目前,受到全球疫情影响,患者用药渠道受到了较大影响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,老挝药企更应该以专业的态度和担当,以高品质的产品,服务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患者。
医药咨询24小时服务电话:400 996 8591